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6篇
  免费   4016篇
  国内免费   6924篇
测绘学   2969篇
大气科学   4129篇
地球物理   5491篇
地质学   11515篇
海洋学   4061篇
天文学   2188篇
综合类   1932篇
自然地理   287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1088篇
  2019年   1110篇
  2018年   963篇
  2017年   1144篇
  2016年   1169篇
  2015年   1406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663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581篇
  2010年   1314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1773篇
  2007年   1923篇
  2006年   1858篇
  2005年   1631篇
  2004年   1404篇
  2003年   1218篇
  2002年   1069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971篇
  1999年   901篇
  1998年   727篇
  1997年   541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上海地区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和试验机理的研究和对试验指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利用上海地区部分重大工程中的扁铲侧胀试验数据 ,在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经数理统计后给出了上海地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最后 ,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计算的地基承载力对比 ,分析了本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精度。研究分析表明 ,可以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2.
被动微波遥感估算雪水当量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涛  李新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2):204-210
被动微波遥感可以透过云层,全天候地提供地表一定深度的信息。星载被动微波遥感传感器的时间分辨率很高,在冰冻圈动态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大量被动微波遥感的应用都是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首先介绍了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在监测积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现存的雪水当量(SWE)估算算法(和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然后,详细讨论了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区雪水当量的估算,阐明了利用SSM/I数据估算青藏高原地区雪水当量的复杂性,并指出了其复杂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该地区积雪动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地基GPS气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大多数映射函数在低高度角时精度都比较差,发展适应低高度角的映射函数,提高低高度角观测值的利用率,研究大气的水平梯度是目前地基GPS气象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发展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映射函数也是国际上的一个主要研究问题。由于PWV不能提供水汽分布的三维信息,求定GPS信号斜路径方向上的水汽SWV,以及利用SWV层析大气的垂直结构是目前国际上 GPS气象学的研究前沿。文中总结了目前国际上SWV的求定及层析水汽三维结构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把GPS探测的水汽同化到数值天气预报中,以提高数值预报的能力是GPS气象学研究的目的,作者介绍了目前水汽在数值预报模型中的同化情况。另外还回顾了利用GPS观测结果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折射环境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4.
岩质高边坡岩体变形参数及松弛带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预测岩质高边坡开挖后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及松弛带厚度,是分析岩质高边坡在开挖后变形(位移)和作好防护设计的重要资料,运用波动力学关于平均应力与体积模量、岩体纵波速度与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间的关系,通过部分实测资料及边坡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资料,分别建立了纵波速度与岩体变形模、岩体应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开挖边坡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预测了岩体松弛带的厚度。  相似文献   
995.
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背景、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长期生态研究计划于1980年启动,至今在理论研究、开发技术和服务社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该计划的发展分为 3个阶段,每一阶段大约为10年。在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研究站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方面的研究并系统采集和存贮了有关数据;在1990 -2000年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跨站的网络研究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揭示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特征;按照规划,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的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后,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综合研究、进行生态预测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信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大采深岩移观测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 讨大 采 深 (780m )的 开采 沉 陷 规 律 ,在 5074工 作 面 上 方 建 立 孟 佃 大 寨 岩 移 观 测 站 ,对 观 测 成 果 的 分 析 ,得 到 如 下结 论 :①大 采 深 开 采情 况 下, 地表 移 动 的 活跃 期( 《规程 》规定 判 断) 存 在 ;或 者 说 地 表 移 动 活 跃 期 的 下 沉 按不速 度小 于 50m m / 月;②随 着 开采 深度 的 加 大 ,地 表 移动 期 推 迟 ,对 地 面 建筑 物 的 破 坏也 比 较 迟 缓;③大 采深 单 一 煤 层的 非充 分 采动 ,地 面建 筑 物受 损程 度 很小 。  相似文献   
997.
基于GIS的攀西地区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攀西地区以良好的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背景,而成为我国铂族元素找矿热点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攀西地区铂族元素矿床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该地区的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峨眉山玄武岩、基性一超基性岩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深大断裂对铂族元素的富集表现出很好的控制作用,峨眉山玄武岩为铂族元素的矿源层之一,岩浆岩为铂族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能量。  相似文献   
998.
国内外PMP/PMF的发展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王国安 《水文》2004,24(5):5-9,47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PMP/PMF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内容包括PMP/PMF定义、估算方法、成果合理性检查和概率。PMP估算方法包括概化估算法、当地暴雨放大、暴雨移置、暴雨组合、推理模式和统计估算法。PMF估算着重介绍了由PMP转化为PMF的产流和汇流特点,以及目前在南非和法语非洲国家广泛应用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99.
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52,自引:11,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西南丹大厂用多金属矿床91号和100号矿体中透长石和石英的常规快中子活化和激光原位~(40)Ar/~(39)Ar法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91号矿体块状锡石硫化物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坪年龄为94.52±0.33 Ma,等时线年龄为 95.37±0.45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4.89±0.16 Ma,透长石的激光~(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91.4±2.9 Ma;100号矿体石英的坪年龄为 94.56±0.45 Ma,等时线年龄为 93.5±1.2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3.29±0.16 Ma。这些资料有助于表明大厂锡矿形成于燕山期,在成因上证实后生成因的看法,并且表明产出特征不同的91号矿体与100号矿体是基本同时形成的。结合100号矿体规模巨大但围岩蚀变欠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含矿流体进入古溶洞后,由于突然的减压降温而导致成矿物质超常聚集的“失压沸腾”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site effect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Belgium, forty-seven H/V microtremor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5 second seismometers over an area of about 15.000 km2. Most of the results show a northward regular increase of the fundamental period in agreement with the augmentation of the Mesozoic and Cainozoic soft sedimentsthickness from a few meters 40 km south of Brussels to 900 m at the Netherlands-Belgium border. The measured resonance frequency values wereconsistent with theoretical computations performed at different sites onthe basis of existing information and shallow seismic experiments. At oneparticular site (Uccle) where borehole data were available, microtremor measurements using an array of four seismological stations with differentapertures allowed to obtain the low frequency part of the Rayleigh wave dispersion curve, extending the range covered by the analysis of surfacewaves artificially generated. The Vs profile derived from the surface waveinversion corroborates the 1 Hz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ite. Comparison of these results with the macroseismic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MS = 5.0 1938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50 km west of Brussels,confirm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Brabant massifis likely to control damage distribution during such an earthquake. Comparisonbetween the intensity map of the 1938 earthquake and the resonance period ofsediments obtained by our microtremor study shows a clear relation betweenthe two parameters. During the 1938 earthquake, site effect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due to the dimension of the source whose corner frequency wasabout 1 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